600 字
3 分钟
【反思】9.21

今天中午学长请我吃饭,收获比意想中也要多很多。


首先聊了关于课题组的问题。吴后面的老板是庄越挺,然后是潘云鹤。潘现在要退休了,庄院士提名了三四次,没有成功,现在也快退休了,吴自己离院士也还有距离,那过几年后吴后面就没有人了。赵z也是庄的人,但不是核心,核心是吴和另一个。目前学长觉得浙大比较好的组是赵z和周xw。赵组两个特点,一个是论文流水线挂,一个是组内资源倾斜,老板虽然已经是浙大常聘教授了,有固定收入,但其实还是会有学术野心,可能会像智谱一样搞出一些名堂来(不然为什么要费心搞出天少、以及组内的小老板为什么会跟着他干)。所以并不一定意味着以后就不管学生发论文能力。资源倾斜要问组内人自己的站位,至于流水线,可能不一定适合那些比较天才自己独自就能完成的人,好坏未知。周组里面做三维重建的比较多,但是现在比较火的是生成,论文发出来可能对找工作用处不大(现在找工作很多都是生成式)。CAD现在重要性也日趋衰弱,因为浙大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,不止CAD,加上CAD能独当一面的人也没有。另外还有一个鲁伟明,有个博士很牛,学长逻辑:如果是差的组,应该不会出来这样的博士。蔡deng人很好,但这几年身体不行,一心健康养生。陈gang也是庄系的,背后关系不错(?是吗,有点忘记),组里有个博士只有两篇质量一般的A会,都能留在浙大,说明计院招收其实是他们决定。

学长说,最值得投资的是需要发论文的小老板。有些大老板格局不好,学生对他没用,他是不会培养帮忙的,对学生而言只是压榨关系。但和小老板其实是合作关系。尤其是那种还在打拼(?)的优青?最值得投资。(学长是个很擅长投资思维的人)

【反思】9.21
https://herobrine101.top/posts/反思921-和博三前辈交流/
作者
发布于
2025-09-21
许可协议
CC BY-NC-SA 4.0